曇花一現~「當時世界紙幣面額之最」新疆省銀行60億元發行始末

蘇駿

 

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藏有一套世界罕見的、極其珍貴的新疆省級銀行紙幣。史稱「新疆省幣」,是新疆商業銀行始於1939年2月開始發行的1分、3分、5分、1角、2角、5角、1元、3元、5元、1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2000元、5000元、1萬元、2萬元、10萬元、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和新疆省銀行發行300萬元、600萬元、3000萬元.6000萬元、6億元、30億元、60億元,共29種面額。此套紙幣至1949年6月30日止,歷時10年零4個月。其中曾經創下當時世界紙幣面額之最的面值60億元的紙幣,尤為名貴。新疆省銀行1949年60億元券印製AA -AP 16 個字軌,各字軌50萬張,共計800萬張,因5月20日發行,7月1日即回收,原定92天回收期,實際86天即停止。流通期短暫且為回收期一半,僅流通128天,可謂「曇花一現」。該券存世稀少,且有鮮明的區域性特色,因為是中國貨幣史上最大面額的紙幣的緣故,成為錢幣博物館館藏必備“名譽品”。因錢幣收藏家「趨之若鶩」而一票難求。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雄踞中西交通要道,歷來都受到中央政府的關注。民國時期新疆處於軍閥統治之下,省政府財政危機日益嚴重,由於處於風潮中的國民政府無力西顧,在此形勢下,新疆省銀行登上了歷史舞台。

 

1930年7月1日新疆省政府為維持紙幣價格,整理財政,創設新疆省銀行於迪化(今烏魯小齊市明德路1號)。以財政廳長徐益珊為總辦兼理事會主席,協辦劉文龍,孫國華任經理,資本暫定500萬元,由財政廳陸續籌撥。主要任務是代理省庫、存款、放款、匯兌業務。在伊犁、塔城、阿山、喀什、庫東、和田、焉耆、哈密、阿克蘇等9處設有分支機構。作為民國時期新疆金融業的主要機構,新疆省銀行參與了當時新疆的財政、金融、經貿等主要經濟活動,並且與全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密切相關,新疆省銀行的發展史是中國銀行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其他地方銀行即有相似性,但更有獨特之處。

 

新疆省幣是解放前新疆實行第一次幣制改革中發行的。當時,新疆處於社會動亂時期,全省貨幣既不統一又不穩定。 1939年1月1日,新疆省銀行改組為新疆商業銀行,由官股和商股組成,設立監事會和理事會。時任新疆省政府財政廳廳長兼新疆商業銀行理事長的周彬,實際上是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第一任行長中共黨員毛澤民的化名。

 

1939年 2月,新疆商業銀行在毛澤民的主持下,實行新疆幣制改革,廢兩改元,發行新疆省幣,收兌原以銀兩為單位的省票和喀票,停止使用銀元、銀塊、紅錢、銅元,統一了新疆全省幣制。從貨幣發展史的角度看,紙幣流通是貨幣流通的高級形態,是貨幣發展的必然趨勢。新疆省幣發行對歷史上的金屬幣和以銀兩做單位的各種官票、期票、龍票、油布貼來說,是一種符合貨幣發展規律的進步。新疆省幣發行穩定期為1939年2月至1942年10月。雖然是一種不可兌的銀行券,但以銀行庫存金銀外幣和貴重物品為發行準備金,嚴格控制發行量,發行1分、3分、5分、1角、2角、5角、1元、3元、5元、10元共10種面額。因此,信用良好,幣值穩定,改變了盲目的財政發行模式,保持了穩定的幣值,不但有力地促進了新疆經濟建設與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對建立抗戰大後方,支援前線

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一時期新疆地方政府在政治和財政、金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從維護地方利益出發,頑強地堅持地方商業銀行的貨幣發行權,阻斷了同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金融聯繫,實行不依附於國民黨政權的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這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有積極意義。新疆省銀行實施與內地不同的金融和貨幣政策,借助與蘇聯的友好關係,新疆得到了很多幫助,蘇聯不但向新疆提供軍事上的援助,而且提供了許多經濟、文化上的支持。自1934年起,許多蘇聯顧問、專家來到新疆,他們協助盛世才整編軍隊、設立政治保安機構、從事宣傳出版工作、編制經濟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培訓技術幹部、指導各項經濟建設事業,大力推動了新疆各項事業的發展。

 

隨著盛世才反動面目暴露,反動勢力滲入新疆,1942年11月到1946年新疆省幣發行處於膨脹期。 1944年以前新疆物價一般均低於內地省份,以迪化麵粉為例,1943年1月每100老斤麵粉30元(省幣),1944年1月為300元,1944年8月為800元,1945年3月為4500元。 1945年3月物價「已超過重慶15倍至20倍」。

 

World Currency, China Sinkiang Provincial Bank 6,000,000,000 Yuan = 10,000 Gold Yuan Pick S1797 PMG Choice Uncirculated 64 EPQ...World Currency, China Sinkiang Provincial Bank 6,000,000,000 Yuan = 10,000 Gold Yuan Pick S1797 PMG Choice Uncirculated 64 EPQ...

 

1943年9月毛澤民被殺害,加上抗戰後期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自盛世才離開新疆後,1945年起通貨膨脹現象更為凸顯。隨著內地的法幣和關金券大量流入,伴之而來的物價迅速上漲。同時,省府軍費開支大增,經濟蕭條導致稅源縮小,促使新疆省幣貶值加快,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物價飛漲使公債券急劇貶值,購買力下降,造成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通貨膨脹仍然持續,為應付財政赤字,新疆省幣大量增發,發行的紙幣面額越來越大。新疆省幣的50元、100元、200元、500元大面額票子也先後出籠。據史料記載新疆省幣到1944年底5年多時間累計發行11.5億元,而1945年當年發行40.9億元,1946年當年發行78.3億元。國民黨勢力控制新疆後,於1945年10月運走了新疆省銀行庫內作為省幣發行準備金的金銀與外幣,計有黃金53974兩、白銀406270兩,以及各種外幣。銀行金庫被掠奪一

空,自此新疆省幣的發行就失去了保證金。

 

從1947年到1949年6月底新疆省幣發行進入惡化期,新疆省幣發行的最大面額1947年增大為2000元券, 1948年1月發行5000元券,5月發行1萬元券和2萬元券。此時的新疆省幣發行,猶如脫韁之馬,失去控制。新疆商業銀行1948年8月23日發行10萬元券,9月4日發行20萬元券,10月1日又發行50萬元券。

 

1948年8月19日流亡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國民黨政權統治全面崩潰前夕,以「幣制改革」為名開始發行「戡亂」的金圓券。強制新發行的新疆省幣要與金元券掛鉤,固定比率是金圓券1元換省幣60萬元,以竭力搜刮人民手中的黃金、白銀。因金圓券的迅速貶值,新疆省幣也受到牽累,在金圓券的拖累下以60萬倍率同步膨脹面值,導致發行60億面值的奇特現象。按兌換牌價60億元面額的紙幣購買力在當時的上海市場上只能買到70粒米,它是國民政府統治接近尾聲時期極度通貨膨脹的見證。

 

1948年9月2日,新疆省政府按照國民黨南京政府財政廳公佈的《省銀行條例》改組新疆商業銀行為新疆省銀行,因新疆情況特殊,銀行中有部分商股,準暫緩改組。 11月29日新疆省銀行發行第一種新版紙幣面值即100萬元券,其設計與新疆商業銀行50萬元基本相同。 12月1日正式改稱新疆省銀行 ,12月15日發行300萬元券,1949年1月8日發行600萬元券,2月17日發行3000萬元券,2月28日發行

6000萬元券,4月14日發行6億元券,4月27日發行30億元券,這樣的通貨膨脹速度史無前例。

 

1949年5月10日,新疆省銀行發行了我國貨幣史上面額空前的60億元一張的省幣,但幣值極低,僅折合金圓券壹萬元。偽迪化中央銀行同時已開始發行5萬元大面額金圓券。迪化各界人士掀起了拒用金圓券的風潮。

 

1949年1月9日,包爾漢任新疆省主席後,想在金融上切斷同國民黨南京政府的關係,單獨發行流通本省的地方貨幣,以免受到金圓券迅速貶值的拖累。由於國內戰事的迅速變化,南京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迅速降低。 1949年5月20日進行第二次貨幣改革,發行銀元和銀元票。 1949年7月l日,該幣發行時間尚不滿兩個月,新疆省政府在「財密字121號」文中公告:「規定自本日起,按銀元壹元折省幣六千億元,限三個月全部收回。在未收回前,準按上項規定比率流通使用。新疆省銀行60億券僅相當於新疆省銀行銀元券1分」,需要100張才能換取現大洋一元,群眾已不願使用。 60億元面額的紙幣從發行至5月29日,短短的20天內共出庫14次,共計480萬張,總金額2.88億億元。然而60億元只能買一盒火柴。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後,流通僅百余天的新疆省銀行六十億元紙幣,也隨著國民政府在新疆統治的結束而壽終正寢了。 1945年至1949年新疆省幣發行額達 65714.6萬億元。新疆省銀行作為地方性銀行繼續存在,由中國人民銀行新疆省分行行長張定繁兼任總經理。主要辦理農業、手工業等各項生產貸款,折實存款和一般性的存款業務,辦理省內匯兌、代理省庫、承辦中國人民銀行指定

的某些代辦事宜。 1951年10月1日,新疆省人民政府,發行了帶維吾爾文字的人民幣,1952年1月31日。全部收回所發行的銀元券實現了全國貨幣統一。

 

從解放前新疆省銀行所發行的地方紙幣的性質以及與當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的關係來看,新疆省幣實質上淪為封建統治者、反動軍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以及帝國主義官僚買辦維護反動統治、掠奪勞動人民財富的工具。特別是1942年以後,反動政府大肆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給新疆各族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和無限痛苦,對新疆經濟發展與民族實業的振興起了令人髮指的破壞作用。

 

引入註目的「新疆省幣」早已在歷史洪流中退出流通領域,成為博物館的展品,發行新疆省幣的政權也早在革命浪潮衝擊下被埋葬了。但是,惡性通貨膨脹災難給人們留下的記憶卻是沉重與深刻的、令人難忘!

 

面值六十億元的紙幣是一面歷史的鏡子,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經濟金融穩定條件下的幸福生活,讓我們更加熱愛正確的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祖國。激勵國人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不斷進取,做出符合人類新時代發展的更大貢獻。